當網絡變成了新聞傳播的主流渠道,媒體的角色是否需要應時而變?面對點擊率與良知的衝撞,媒體人應如何選擇?究竟是媒體改變觀眾思想,還是觀眾需求左右媒體報道?電影版《導火新聞線》一一揭曉。 

電影簡介

由香港電視(HKTV) 製作的24集電視劇《導火新聞線》(The Menu),榮獲高登票選「2015全年最佳電視劇集」。同名電影版《導火新聞線》於2016年暑期全面上畫。電影版沿用原班人馬,由方俊華導演,潘漫紅編劇,通過描寫《囧報》記者所處所迫之環境,影射香港傳媒界現實,引發人們對法制、公益及傳媒界職業道德的反思。

電影版中,將《囧報》主力精減至三位:采訪主任方凝 (周家怡飾),高級記者樂嘉輝(王宗堯飾),和新晉攝影記者麥曉欣(楊淇 飾)。三人意外遇上大案——C99電視台燈光師譚銳智(吳孟達 飾)突然引爆錄影棚,劫持受訪嘉賓及現場工作人員,要求午夜12時前面見特首,否則將炸毀整幢C99電視台大樓。看似極端的劫案背後究竟隱藏了甚麼秘密?媒體的報道又如何影響輿論并左右了案件的發展?

周家怡和王宗堯在電影《導火新聞線》中有經常的表演。圖為7月他們在長沙灣參加該電影的宣傳活動。(宋祥龍/大紀元)
周家怡和王宗堯在電影《導火新聞線》中有經常的表演。圖為7月他們在長沙灣參加該電影的宣傳活動。(宋祥龍/大紀元)

媒體的智慧在虛心若愚

新媒體的即時性推快了傳統紙媒的運作方式。傳媒大環境浮躁,每分每秒都像是deadline。快速的出稿節奏令記者難以深思熟慮,也鮮能靜下心來放長線追蹤一條新聞,挖掘事件背後的社會意義。「Stay Hungry」這句話在影片中不斷被重複,意為記者的「不知滿足」,象徵迅速果斷處理新聞素材的心理狀態。但很多人忽略了「Stay Hungry」的後半句——「Stay Foolish」。這句喬布斯的至理名言在媒體界也同樣適用。「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經營好一個媒體,除時時保持緊迫感,亦要有虛心若愚的心態。「虛心」的心態會不斷提醒身為媒體人的任重道遠,也更是一種「兼聽則明」的智慧。

電影主題曲由本土良心藝人陳詩慧演唱,曲名《We're not afraid》呼應影片正義媒體的決心。詞意鼓勵大家堅持善良,不懼黑暗。一個人的善心也許不會引起關注,但許多人的善心將足以強大到改變世界。

「戲」說新語

二十一世紀的香港媒體界,面臨職業操守與新媒體轉型的矛盾。是否需要改變報道原則,以迎合社會口味維持媒體銷量,一直是擺在現代媒體面前的一大生存議題。今年三月,一部講述媒體人不畏打壓,勇敢揭露教會黑幕的美國影片《焦點追擊》(Spotlight),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原創劇本」兩項大獎,在全世界引發了人們對現代媒體報道角度與深度的反思。電影版《導火新聞線》被譽為港版《焦點追擊》,試圖在北來勢力南下,本土新聞自由逐受威脅的當今社會,與人們一起探討香港媒體在生存危機與道義良知間的掙扎及抉擇。

職業道德的取捨

南非自由攝影師Kevin Carter在1993年拍下了著名的《飢餓的蘇丹》:瘦如枯柴的女童俯身在地,奄奄一息,她身後等待著一隻虎視眈眈的禿鷹。這幅記錄蘇丹大飢荒的新聞攝影在1994年的紐約時報發表後,引起各國對蘇丹內戰的強烈關注,並為Kevin拿下當年的普利茲獎;但同時,該相片也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一場有關記者職業道德的輿論戰。究竟應該堅持職業操守拍下這張珍貴相片?還是放下相機救助危在旦夕的人命?這是在媒體界一直延續至今的議題。

在《導火新聞線》中,這張《飢餓的蘇丹》作為導火線,將眾多人物與支線情節貫穿在同一主題。與當年Kevin的處境異曲同工,影片中有令人反思的一幕:《囧報》競爭對手《閃報》記者,為獲取精彩新聞畫面,眼見小孩身處險境仍按兵不動,靜候拍攝時機。這位「旁觀者」漁翁得利的冷漠,直斥當下社會沉默的既得利益階層。《囧報》記者挺身而出,不顧一切將孩子救下,代表香港的另一部份人。他們將利益擺在人性之後,還秉持著生之為人最基本的血性。

然而,多次出現的《飢餓的蘇丹》也含涉另一層面的思考:正因這張照片之震撼,讓世界知道蘇丹發生大饑荒,各國於是向蘇丹伸出援手,大面積改善了饑荒的現狀。以此角度來看,記者Kevin選擇留守拍攝,不過是盡作為記者的責任。留守的是與非,涉及採訪的出發點。倘若報道的初衷是想以小見大,以一張深刻的相片製造輿論,吸引更大範圍的關注,從而有效地大面積改善現狀。以此為目的留守,才能稱之為恪守記者本份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反之,為獲取晉陞機會或為增加點擊率而留守,便是一樁令人髮指的罪惡了。

「新聞點」的怪圈

故事中,劫持者智叔身為電視台技工,除一技之專外身無長物,面對法制的缺陷無可奈何,曾一度流落街頭為女兒喊冤,人們的冷漠如同雪上加霜。他也曾百般懇求《囧報》記者輝爺報道他的故事,卻因事件太孤立,沒有「新聞點」而遭到拒絕。「要人留意,不如你去殺人放火啦?」沒想到輝爺一句反映媒體現狀的戲言,真引發智叔策劃出一場孤注一擲的激戰。

反觀當下電子時代,發達的互聯網不僅加速了媒體傳播,更讓人們習慣了信息快餐式的反哺,淹沒在每日如煙似海的信息垃圾之中。於是,能否吸睛的「新聞點」成了專業記者們判斷新聞價值的重要取捨。「點擊率」這個冰冷的數字,竟讓媒體在現實面前屈膝;「夠勁爆」成為社會新聞的標桿。在如此「功利」的媒體生態下,社會賴以獲取信息的通道被選擇性切斷,大眾又以何為「兼聽則明」的依據?民眾的輿論導向與社會風氣又被引至怎樣的惡性循環之中?在一切求新求快求刺激的潮流裏,仍有報館願意花大力氣去跟蹤一樁吃力不討好的社會新聞嗎?社會發展中無法抒滅的星星之火,終將釀變為一場場燎原的火災。非要等到無可挽回時,媒體和讀者才會關注嗎?功利主義下媒體責任的集體流失,與讀者的快餐意識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才是電影最深刻的探討核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