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時父母離異,拜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師,解開全球醫學界最大難題之一,獲富豪捐贈5,000萬癌症研究經費,他就是加拿大華裔科學家麥德華(Dr. Tak Wah Mak)。
麥德華是遺傳學家、腫瘤學家、生物化學家,在多倫多瑪嘉烈公主癌症中心工作,這是世界上前5名的癌症研究中心之一。多倫多瑪嘉烈公主(Princess Margaret)癌症基金會把麥德華博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科學家之一」。加拿大主流媒體稱他為「科技界的搖滾明星」。
麥德華近日在多倫多接受了《大紀元》的專訪。他帶記者參觀他的辦公室,在他獨立的辦公室裏,有兩張辦公桌,桌上放了好幾位家人的照片,2個女兒、3個孫子和2個孫女的合影。他表示,自己的工作時間長,累了的時候看看家人的照片是一種放鬆。他還喜歡書法,桌上還擺了一個很大的毛筆字「道」。
癌症基金會表示,麥德華領導的團隊研發了一流的抗癌藥物。實驗室已證明這種藥物能成功停止多種癌症的擴散。這種藥物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如果順利的話,這種藥物將被大批量生產。
加拿大官佐勳章獲得者
癌症基金會表示,麥德華在1984年解開了當時全球醫學界最具挑戰的難題之一,即T細胞受體基因(T-cell receptor genes)的結構。 這種受體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成果對醫學界的影響很大,推動了人體免疫學的快速發展。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科研成果之一。
「我一生中發表了許多篇論文,各國科研人員引用(Cited)我的論文10萬次左右。我可能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10位科學家之一。例如,關於T細胞受體的一篇論文被引用了1,200次,」麥德華說。
麥德華一直都非常熱愛加拿大。一些國家的頂級癌症研究中心曾邀請他加盟,承諾給他很好的待遇。然而,他都婉言謝絕了,還鼓勵年輕有為的科學家留在加拿大。
麥德華是加拿大官佐勳章(Officer of Order of Canada)獲得者、安省勳章(Order of Ontario)獲得者、加拿大皇家學院的院士(FRSC)。他還被列入「加拿大醫學界名人堂」( Canadian Medical Hall of Fame)。2015年6月,麥德華獲得傑出移民獎(RBC Top 25 Immigrant Awards。)
同時,麥德華在國際舞臺上也備受肯定。他在美國獲得Sloan癌症研究獎、在德國獲得Paul Ehrlich與Ludwig Darmstaedter醫學獎、在沙特阿拉伯獲得Faisal國王醫學獎。
保持謙卑心態
癌症基金會把麥德華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科學家之一」,主流媒體把麥德華譽為「科技界的搖滾明星」。他自己多年來卻非常謙卑。他接受《大紀元》專訪時很平和,絲毫沒有架子,請記者在他辦公室裏隨便坐。
「使我最有成就感的是一些年輕人在我們實驗室接受培訓後變得很成功,研發出很好的東西或擔任重要職務,比如大學校長、醫學院院長、大機構總監等,」麥德華說。
麥德華的實驗室吸引了許多優秀學生加盟,其中包括華裔學生。他說:「這些學生剛加入的時候就已經很優秀、幹勁十足了,不需要我再告訴他們做甚麼。」
談到科研成果,麥德華說,這些一半來自「好運氣」,另一半要歸功於他的團隊。他的團隊由大約10位醫生組成,其中包括華裔醫生Ming Tsao。
麥德華領導的團隊研發了20項專利。他表示:「這些專利不重要,都沒有用。」
瑪嘉烈公主癌症中心每年都舉辦「戰勝癌病慈善跑/步行」籌款活動,吸引不少華裔移民參加。麥德華非常感謝民眾為他的實驗室和其他科研項目帶來上億元善款。
每天工作 望研發妙藥
麥德華說:「我69歲,現在不打算退休。我每天都工作,從來沒有假期。我在今後2年的目標是努力工作,在科研方面有新的發現,研發出更好的抗癌藥物。」
我經常去不同的地方,從很多科學家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了解他們的新成果,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樂趣,」麥德華說。
今年4月,麥德華在香港住了2個星期。他在大學教課、處理科研經費和撥款的事。他擔任香港襲搓基金會(Croucher Foundation)的主席。這間私人基金會致力於提升香港自然科學、科技及醫學水平。
5月初,麥德華飛到歐洲,參加了3個國際會議。他在梵蒂岡出席了有關癌症治療的會議,發表了演講,訪問了羅馬大學,還見到了教皇。
每天工作的麥德華也需要放鬆一下。他有時候在2個會議之間打高爾夫、聽音樂(比如鋼琴和小提琴演奏)。
沒時間陪家人
麥德華的父母來自香港,以前做絲綢生意,他有2個姐姐、一個妹妹。他說:「我父親是成功的商人,但我4歲時父母離婚了,所以我不太了解我父親。母親把我們4個孩子撫養成人。她是典型的華人母親,希望子女努力讀書,接受良好教育。」
「我不知道怎麼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這不是我的強項,我的工作時間太長,幾乎沒時間陪家人,」麥德華說。
麥德華的2個女兒都長大成人。一個女兒住在三藩市,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從事基因癌症(Genetic cancer)方面的工作。這所學校是美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另一個女兒住在紐約,當時裝設計師。
「我有3個孫子和2個孫女,他們都住在美國。我不告訴他們『你要做甚麼』,我就是愛他們,」麥德華說。
獲得5千萬加元捐贈
1946年10月,麥德華生於中國南方(靠近廣州),2個星期後一家人搬到香港。
麥德華會說粵語,在香港讀小學和中學。他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那是香港最著名的男子中學之一。他16歲時離開香港,一家人移民美國。談到自己的學生時代,麥德華說:「我以前在學校裏的成績一般,是普通學生。」
麥德華的母親鼓勵他當醫生,但他當時的興趣是數學、化學和生物。他隨後在美國Wisconsin大學學習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Biophysics),並獲得了碩士學位。
1969年,麥德華來加拿大留學。他在亞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攻讀博士學位。
1972年對麥德華來說是雙喜臨門的一年。他獲得了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同時成為加拿大公民。他隨後搬到多倫多,在瑪嘉烈公主癌症中心工作,從事博士後研究(Postdoctoral fellowship)。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科學家Howard Temin曾是麥德華的導師。1980年,麥德華回到美國,在Temin先生的實驗室學習新技巧。Temin鼓勵他拓寬知識面,深入了解多個學科。
1984年,麥德華開始在多倫多大學當教授。2000年後不久,麥德華和其他3位科學家一起創辦了美國生物製藥公司Agios,致力於研究癌症的新陳代謝。
科技界認可麥德華的能力後,加拿大富豪家族Campbell 向他的研究項目捐贈了5,000萬加元。他從2004年開始擔任Campbell家族乳腺癌研究所的主任。◇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