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稱,受國內經濟下行和金融市場動盪影響,境外已開始減持在岸和離岸人民幣資產,而且還有較大空間,是下一步「債務償還」壓力的主要來源。
路透社3月27日報道,管濤表示,中國的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順差依然比較龐大,只要不出現一致性預期導致的境內企業和個人擠兌外匯的行為,人民幣匯率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2014年二季度起,中國開始經歷資本持續淨流出。境內機構和個人增持外匯資產或境外資產,境內企業加速外債償還和境外減持人民幣金融資產(即「債務償還」),是資本外流的主要渠道,也是推動外匯儲備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中國富人海外投資的意願正在增加,FT《中國投資參考》2015年調查揭示,6成以上中國富人計劃在未來兩年增持海外資產。諾亞財富《2016高端財富白皮書》調查中,近八成的高淨值人士計劃在未來增加海外投資的配置比例,而且將投資性房產作為主要配置資產的高淨值人士佔比降至46%,低於以往。
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興趣減低
此外,路透社3月25日報道,人行對外匯佔款數據披露方式的改變,似乎降低了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興趣。
人行將「外匯買賣」調整為「中央銀行外匯佔款」,這僅僅是人行外匯佔款,不再包含商業金融機構從事外匯買賣而佔用的人民幣資金。
人行隱去數據的舉動自2月以來引發越來越大的懷疑,似乎是在經濟放緩和人民幣貶值背景下,中共政府在掩飾資本外流的程度。
人行還加大了對遠期和掉期市場的干預力度,更是帶來對於中共外匯政策更多的疑惑。
報道稱,自年初以來,以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就一直下降,點心債市場成交量直線下滑。
投資者自去年6月以來一直在拋售中國股票,人民幣匯率CNY=CFXS在2015年下半年也一直面臨貶值壓力。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購匯和外匯儲備數據的公佈存在時間差,意味著分析師已把購匯數據當做資本外流的領先指標。購匯規模上升預示著資本流入,下降則預示著資本流出。
該數據的這一角色在去年更為明顯,去年人民幣匯率走軟,中資企業紛紛急著償還美元計價的債務。◇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