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港府計劃遮蓋殖民地時代郵筒上的英國皇室徽號,激發港人保育本土歷史文物的潮流。(大紀元資料圖片) (右)11月的港中足球大戰掀起全城撐港隊,比賽當晚全港各區都有市民自發在街頭觀看直播。(大紀元資料圖片)
(左)港府計劃遮蓋殖民地時代郵筒上的英國皇室徽號,激發港人保育本土歷史文物的潮流。(大紀元資料圖片) (右)11月的港中足球大戰掀起全城撐港隊,比賽當晚全港各區都有市民自發在街頭觀看直播。(大紀元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星期日在網誌主動論及「本土」意識,指香港人對本身的身份、傳統和文化的感情和自豪感,可以成為正面建設力量,推動香港變得更好,其口徑明顯與特首梁振英不同。回顧2015年,從區議會選舉、港大風波到郵筒保育,「本土」意識和對香港核心價值的守護,都成為社會熱話。外界對曾俊華今次說法普遍反應正面,認為打破了梁振英及中共喉舌刻意扭曲「本土」一詞、激化矛盾的口徑。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星期日在網誌上以母校喇沙書院舊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比喻香港人的本土意識,「無論是叫口號或者唱校歌,都令我覺得喇沙仔對學校那股近乎狂熱的歸屬感,和近年流行的所謂『本土』意識有着不少共通之處,兩者都是對本身的身份、傳統和文化,有着強烈的感情和自豪感。」

有評論認為,曾俊華口中的叫口號、唱校歌,都令人聯想到港人在雨傘運動中的口號和《海闊天空》歌聲。而曾俊華說,港人對香港的深厚情感,同樣可以團結成一股正面、具建設性的力量,「推動香港變得更好」。其口徑更明顯與特首梁振英不同。

梁振英屢借本土激化矛盾

今年1月,梁振英在《施政報告》開篇就針對港大學生,批評學生會刊物《學苑》編印《香港民族論》。今年3月,梁在禮賓府與建制派聚會,再點名批評「香港本土」成員、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是始作俑者,帶頭「拖篋」反對大陸旅客,影響兩地民眾關係。此前,梁振英曾譴責「本土派」發起的光復行動衝擊商舖、騷擾遊客等。

中共喉舌也一直配合大肆抨擊本土派,炒作香港有「港獨」勢力抬頭,令「本土」一詞被冠以激進、暴力的形象。曾俊華網誌發表次日,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昨日刊出中共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樊鵬的署名文章,強調要警惕香港「新本土主義」,又揚言「新本土主義」可能會與「台獨」勢力合流云云。

議員:曾言論踏出正面一步

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主打「守護本土」的新民主同盟派出16人參選,勝出其中15席,當選率接近九成四,成為今次區選的大贏家之一。該黨表示,今次區選反映雨傘運動後,市民認同「守護本土」理念。

身兼立法會議員的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同時也是「香港本土」成員,致力推動保護粵語、繁體字等香港本地文化傳統。范國威認為,梁振英的施政以語言偽術和鬥爭為綱領,一直將「本土」作為攻擊對象,「甚至混淆到和『港獨』一樣」。但今次曾俊華的本土言論與梁振英很不同,他認為是跨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具正面意義。

范國威表示,本土意識的抬頭,背景是香港面對嚴重的大陸化趨勢,遍及經濟、社會、民生或者文化層面,「所以才會有一個民意反彈,或者本土思潮的興起,希望作出抗衡或者拒絕大陸化這種運動出現。」

今年政治民生風波不斷

在過去一年,香港出現的連串社會民生事件,都令社會憂慮香港的「一國兩制」、核心價值和文化歷史遭中共日益侵蝕。

今年初以來發生在香港大學百年校園的政治干預風波,被視為梁振英上任後激化社會撕裂的縮影。從「等埋首副」到港大前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的副校長任命被無理否決,再到傳出梁振英欲委任有干預學術自由往跡的李國章為校委會主席,引起了社會極大反彈和不滿,抗議不斷。

到9月份,中共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提出「去殖民化」,及後港府決定全港尚存的59個英治時期舊郵筒,要用鐵板遮蓋上面的英國皇室徽號,廣被批評是破壞象徵香港本土的歷史文物,掀起一場「保育郵筒」風波。

抗大陸化 保護核心價值

范國威表示,從97中共接管香港後,首先出現大陸化的就是政治層面,「拖慢香港民主化進程,政府的管治手法更加高壓、強權、由上而下。」之後擴展到經濟、社會以及文化層面,「例如我們官員出現貪腐的情況,你會見到(前特首)曾蔭權也好,或者之前的第二把交椅、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也好,這其實是漸趨大陸化的跡象。文化層面情況更甚,用簡體字,對廣東話的漠視,政府政策的推動,其實都在文化層面令香港人有了這個危機感,才凸顯了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他強調,本土思潮實際是港人對香港本身核心價值的一種捍衛,一種身份認同,對香港的發展有重要的正面影響,「在一國兩制的《基本法》框架之下,我們其實爭取從政策倡議入手,去解決一些中港矛盾、社會深層次問題。」

對於「本土」被標簽為激進及暴力,他認為是中共的一貫技倆,「共產黨一而貫之的政治抹黑伎倆、手法一樣,不過以前就會說外部勢力,現在就多了一個牌頭是說本土而已。」

智庫立足本土 覓香港出路

剛發表有關本港棕地調查報告的「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本土研究社」是較早成立的本土組織,主要是凝聚社會人士關注本土的議題,如剛發表的棕土研究,就是關注香港土地供應的問題,讓市民知道政府所隱藏的訊息。

陳劍青說,「本土研究社」的研究範疇,包括房屋政策、農業、中港問題及人口等,「其實很多現在香港一些研究智庫,有些不是從香港本土那個視野出發去做。它可能從整個區域性的,它不是幫香港去想未來的出路。」

他認為「本土」就是「關心自己身邊各種各樣的東西……想自己的城市變得更好。從這個角度去想,我就會去做更多本土研究,去捍衛自己住着的地方不會被破壞。」而無需講甚麼建國、獨立,「事實上它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價值觀。每個人住在自己的家、城市、家鄉,都應該有的一個價值。」

陳劍青認為曾俊華的言論可能是想釋出善意,但如何如曾所言變成正面力量,是需要進一步探討,包括為何「本土」被標簽激進暴力,年輕人會何被逼上街,「中間有一些甚麼出錯了,是不是純粹曾俊華說我們沒有將它變成正面力量,就導致他們全部走上街?還是其實政府本身整個中港政策,令到香港的青年人有很龐大的壓力?」

傘兵區議員指本土合法爭取

今屆區議會其中一個突出變化就是年青一代「傘兵」突圍成功,50多名「傘兵」中,有8人成功當選,其中徐子見更爆冷擊敗於漁灣紮根多年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

承繼雨傘運動,令新一代年青人希望走入社區服務市民,同時借走入議會從中尋求改變,這是由「高登」網民組成的東九龍社區關注組派員參選的目的。成員黃子健擊敗報稱獨立的馮錦源,於觀塘樂華北區勝出。

許多傘後組織都標榜「本土」,黃子健坦言自己認為「本土」的概念比較簡單,「只要符合香港的法例,在法律容許的範圍享有香港人應有的東西,我認為這就是公平的。」他表示曾俊華網誌的言論比較正面中肯,讓人不要誤解一提到「本土」就聯想到「激進、破壞、沒建設性」。

黃子健表示,新年過後便正式上任,自己所屬的樂華北區是老區,他笑言區內人肯定都是「本土」,自己首要工作會致力解決本區的問題,改善區內的生活環境。

曾俊華直言支持香港隊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與特首梁振英「唱對台」並非首次。香港足球代表隊11月18日在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主場賽和中國足球國家隊,梁振英拒絕表態支持哪支球隊,又聲稱自己身在菲律賓無法觀賽。

和梁振英的迴避表態相反,曾俊華表明「香港人當然支持香港隊」,並透過Facebook上傳他在羅馬尼亞訪問期間透過平板電腦觀看港中大戰的照片,獲網民紛紛留言讚好。

體育賽事佳績凝聚人心

曾俊華前日在網誌借母校參與學界運動比賽,引入香港本土意識的話題。而今年香港運動員的出色表現,包括港足主場0比0逼和實力較強的國足,以及「保齡神童」胡兆康首奪保齡球世界盃冠軍、羽毛球小將伍家朗大勝林丹等,也令港人振奮共鳴。

香港保齡球協會主席劉掌珠認為:「香港需要一個好的文化,令民眾知道,香港運動員為達目標取得好成績,在運動、奮鬥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血汗。而當他們為香港爭得榮耀時,民眾給予的鼓勵,亦完全是一個正面的力量,從而鼓勵年輕人更專注於運動。」

年青一代看「本土」

李先生(19歲中學生)

很多人對定居的地方都有歸屬感。正如我們學生對學校會有歸屬感,這很正常。本土思想其實也是源自對一個地方的關心,司長出於他的地位和官職必須循規蹈矩。兩者表達方式不同,但追求目標可能是相同。

鍾同學(16歲中五女生)

我認為曾俊華對本土意識的評論是支持香港人有本土意識去維護自己本土一些應有的自由和權利,但不贊同用激進的手法去爭取。我個人也反對過激的行為,因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有些年輕人較激進可能是被政府逼出來,他們覺得政府無能,不聽民意。也會有些人收了錢藉機搞事,混淆視聽,令事情複雜化。當你見到本地政府這麼無能,根本不能提升香港人生活質素,一班有本土意識的人就凝聚起來,大家可能互不相識,但對社會有共同的歸屬感,想做點事。

陳先生(27歲顧客服務員)

因為梁振英太差勁、太霸權,完全不聽年青一代的訴求。當我們透明,只聽從中央指示,有時我們真的忍受不了,有少少激進也無辦法。有時太激進過了底線又不行。衝擊一下還可接受,燒垃圾桶和整炸彈又真正過份了,但那些不確定是否本土派。◇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