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4月8日解封,但人們對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的恐懼短期內恐難消除。習近平視察武漢時曾表示,要保障農產品供應暢通。但湖北農產品仍然面臨沒人購買的困境,武漢的魚也遭嫌棄,商家到外地都不敢說是來自武漢的魚。

習近平3月10日考察武漢市時,強調要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米麵糧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暢通『最後一公里』。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

在此之前,2月24日,湖北省發佈《生活物資保供運輸綠色通道實施辦法》,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將糧油、蔬菜、肉奶蛋、禽肉、副食、水產品、水果等納入重要生活物資保障範圍。對這些生活物資運輸車輛一律實行綠色通道政策,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鄉村道路上通暢有序。

然而,武漢農戶告訴自由亞洲電台,綠色通道並不完全通暢,而且外地歧視湖北農產品的現象依然嚴重,疫情對農業的打擊或將持續一年以上。

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被稱為武漢「菜籃子」,其水產品市場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交易市場。一位漁行負責人劉少新表示,綠色通道的「通行證」辦得非常艱難,需要七證俱全,防疫指揮部蓋章,而且區政府要審查很久。

他在接待了視察水產業的湖北省副省長楊雲彥之後,到了3月5日左右才拿到證件。而且,中共中央雖然下令不許攔運送生活物資的車輛,但外省仍然存在攔截湖北車輛、抵制湖北農產品的現象。

劉少新說,近日他有客戶到江西省送魚時遭到隔離,河南駐馬店也不讓湖北魚車進入,甚至有客戶用遼寧車牌代替武漢車牌後仍然被舉報,不得不撒謊說,「這是從河南鄭州拖的魚。」

「現在全國各地,我們的魚去了,不敢說是湖北武漢的魚。有相當一部份地方,說著『武漢加油』,真得接收湖北的農產品,心裏還是有點怕,有心理陰影,估計要持續幾個月。」

劉少新表示,封城後交通成了大問題,自己吃盡了水產業供應鏈被切斷的苦頭,從日銷300噸到如今的40噸。「早期封控後,農村村與村之間都運不過去,成了孤島。不說運出到全國,連武漢都出不去。」

他還說,往年的銷售額可達1.5億元,現在水產品行業價格下降30%,銷量猛跌90%左右。

另一位蔬菜批發商魯久利表示,往年每天可以銷售9到10噸蔬菜,現在最多是原來的十分之一,每天要虧一千多元錢,無法支付十來個員工每人每月4千多元的工資。

「現在的菜賣一半,丟一半。買過來的東西賣不掉,賣不掉的話農村的菜就沒人收,就爛掉了,都是季節性的。」魯久利說,蔬菜保質期短,主要投放本地市場,交通不是大問題,最重要的是沒有顧客,因為集貿市場、小型菜市場都沒有恢復營業。

魯久利說,「綠色通道是暢通的,但是人員不讓暢通,有甚麼用?就是形式主義。把水管、電線牽好了,沒有水、沒有電,也沒有用。」

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居民選擇居家「團購」買菜。但魯久利沒有選擇觸碰網購,「網購比較麻煩。還要有網絡技術,還要請員工,還要有定量計劃。蔬菜也不好保鮮。」

美國學者表示,這裏存在著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的問題:「首先是不是每個農民都有手機,都開了戶?另外,農民的利潤是很薄的,如果再有壟斷、中間剋扣、傳輸運費,最後拿到手中的錢,可能真的不如種子、化肥的錢。」#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