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確有一位「八戒」,他是一位得道高僧,名叫朱士行。他西行取經,比玄奘還早三百多年。
朱士行是三國曹魏時期的高僧,公元203年,他出生在河南潁川一朱姓貧寒之家,十幾歲即出家,後來在洛陽白馬寺學佛。三國時期,佛教有了更廣泛的傳播,但當時出家人只是「剃髮」、「染衣」,以示與俗人有別,沒有受戒之說。
公元250年,天竺僧人曇河迦羅從印度來到洛陽,帶來佛教的戒律,在白馬寺設立戒壇,白馬寺舉行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次傳戒法會,當時很可能是一些僧人集體受戒,但唯有朱士行登壇受戒之事被記載下來,因此,朱士行被認為是中國第一位正式受比丘戒的漢族僧人。
朱士行法號八戒,「戒」的甲骨文是(戈、兵器之意),造字本義指雙手持戈、警惕備戰的意思。八戒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出家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非常嚴苛,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不非時食、不打扮及觀聽歌舞、不眠坐華麗之床。受戒後,朱士行都能一一恪守。
朱士行為人「志業清粹,氣韻明烈,堅正方直,勸沮不能移焉。」 出家後,他「專務經典」,在洛陽研究佛典,講習《小品般若》。當時距釋迦牟尼涅槃已七八百年,加之語言不通,漢地佛教典籍多口傳翻譯而錄,翻譯簡略,義理不全,錯漏、矛盾之處很多,前後文理無法貫通。聽說西域有完備的《大品般若經》,朱士行便立志西行,誓求梵文原經。
當時與西域的交通略有恢復,從敦煌到西域的道路由原來的兩條增加到三條,這為朱士行西行求法創造了條件。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朱士行從雍州(陝西、甘肅)出發,通過河西走廊到敦煌,又經西域南道,橫渡流沙。
沒有隨從、沒有嚮導,五十七歲的朱士行只憑一片虔心,在人跡罕至的旅途上,披星戴月,歷經飢渴病苦、艱難險阻。徒步一萬一千多里,他終於穿越了荒漠戈壁,在甘露六年(公元261年)到達于闐國。于闐是天山南路南道的東西交通要道,印度佛教經由此傳到中國內地。朱士行在那裏如願求得《大品般若經》。那時沒有印刷術,朱士行自己抄寫了九十章,計60萬字的梵本原經。
朱士行想派遣弟子弗如檀等人將該經送回漢地。但因于闐國盛行小乘佛教,小乘信徒認為《大品般若經》是大乘,為歪門經書,他們對國王說:「中原僧人以大乘佛經為正典,大王如果准許他們出國,大法正宗即會斷滅,這將會是大王之罪過啊!」國王因此禁止攜帶《大品般若經》出國。
朱士行十分悲痛,請求以焚燒經典為證,國王准許了。於是宮殿前就堆起木柴,以火燒之。朱士行走至火堆之前,發誓道:「若佛法應當流傳漢地,經書不應被燒毀,如若經書不被護祐,但聽天命安排。」立誓後,他就把經典投進火堆,熊熊大火竟很快熄滅,經典未損絲毫。眾人驚異,讚歎佛法的神通廣大。
國王終於同意把經書帶出于闐。於是,晉太康三年(282年),朱士行的弟子弗如檀等十人,離開西域,將該經送回洛陽。
此時,留在異鄉的朱士行已年老體弱,難回故里了。從朱士行西行取經到送經回國,前後長達二十多年。283年,八十歲的朱士行示寂于闐國。
按照佛教的慣例,弟子們給朱士行實行「荼毗」儀式。火化之後,柴火燒盡,火也熄滅,朱士行的遺體卻完整無損,有弟子祈求道:「如果師父真得道,請您慈悲示現,如果您已圓滿成就,請您在火中涅盤!」話音一落,但見朱士行的遺體應聲碎裂,變成細微的骨灰和舍利。眾人無不歎服,遂收斂遺骨,蓋佛塔供養。後來,朱士行的弟子法益,從于闐回漢地,就把親眼目睹其師焚化的神蹟流傳開來。
公元291年,朱士行送回的《大品般若經》,被陳留(今河南開封一帶)倉垣水南寺的無羅叉、竺叔蘭等人合譯為漢文,取名《放光般若經》。
朱士行所傳經典雖只一種,譯出的也不完全,翻譯後仍風行京華,影響很大。中山國派人去倉垣水南寺謄寫,取回經本時,中山王和僧眾具備幢幡,出城四十里去迎接,可謂盛況空前。有心講習者,都奉為圭臬。當時的義學高僧都為之作注或講解,形成兩晉研究般若學的高潮。
朱士行捨身求法,走到了西域,漢地才知道印度佛教有大乘與小乘之分,漢僧西行求法,朱士行堪稱創始之人,他以後,前往西域、天竺取經的高僧代不乏人,經法顯,到三百多年後的玄奘,形成漢僧取經的高峰。
晉道安曾稱讚朱士行:「善出無生,論空持巧,傳譯如是,難為繼矣。」如今,杭州西湖飛來峰東南角的龍泓洞中,有一組 「白馬馱經」的宋代浮雕, 其中有三人拉著兩匹馱經的馬,旁刻「朱八戒」字,「八戒」字是後人改刻的,原刻即為「朱士行」三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