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視水為神聖的元素之一。恆河自喜馬拉雅山發源,一路奔流到加爾各答而出海,凡是有水之地,就是印度人的精神場域。

而瓦拉納西,更是幾千年來,印度哲學、文化、神話和藝術的集大成所在。印度教徒在有生之年,都極渴望來此聖地朝聖、沐浴淨身、祈福和祈禱,甚至死後在恆河邊焚化,期望能超升到更好的另一個世界。

長長的恆河岸,有許多的Ghat(往恆河邊的石階),隨處可見薩都(Sadhu,苦行者)坐在河邊,或冥想或以某種獨特的瑜伽姿勢修行。身上畫了印度教的符號,手執法器,或者全身塗白,長鬚蓄髮,終年以河為伴,誦讀吠陀、瑜伽經文和咒語,也為人消災祈福和解惑。

恆河邊除了來自印度各地的朝聖者之外,也有走江湖的吹蛇人和販賣各式供品的攤販。當然,也有騙子和成群沒有階級的賤民乞丐。更不時有人輕聲向你販售一種令人迷幻的煙品。據說,這種特殊的「煙草」可以讓人經驗到類似「狂喜」的無我狀態。

每天清晨,天剛破曉,我就坐在賣茶人攤子的階梯上,喝一杯熱茶,抵禦冷冽的寒風,等待一丸紅日,從遠方樹叢穿過薄霧而出。

賣茶人有個女兒,就叫「恆河」(Ganga),人人都喜歡她的伶俐。茶水燒完了,父親就會喚「恆河!」,活潑的「恆河」就快步走到恆河邊取一瓢水回來。恆河的上游是日常的洗衣場,中游一大段是比較宗教的,沐浴淨身、祈禱和進行印度教祭祀儀式和舉行婚禮祈福的地方。下游則是觸目驚心的焚屍場,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焚燒。有些病重或垂死的老人,從印度各地千里迢迢來到這裏,等待生命的最終,嚥下最後一口氣後,便安然地在恆河焚化,了卻一生的最大心願。

焚屍場

與中游的場域相較,焚屍場肅然靜穆。很多人圍觀著,一具具裹以鮮紅彩布的屍體,被抬到恆河邊浸潤,在祭司唸了經文和咒語後,就放在層層架好的木柴 堆上,引火焚燒。

空氣中竄流著肉體被燒炙的氣味,夾雜著香料。有時怵然可看到亡者的手、腳或內臟,裸露出來......慢慢地,又被焚燒不見,讓人有種作嘔的生理反應。

大約兩個小時左右,一具完整的肉體,就在火光熊熊之下化於無形。剩餘的一些碎屑,牛或狗就走過去,吃掉了。

沒有人哭泣。只有肅索的靜默。

也沒有悲愴的氣氛,只有怔然與默然蹲坐的親人,目送亡者最後一程。

生者漠然的神情,不知是哀傷、淒然,還是慶幸至親逝於恆河的至福?

圍觀眾人中的我,第一次目睹整個肉體的消逝,只能以驚怵形容,心理隨著一具具軀體將化於無形,慢慢發酵似的醞釀成一股難以名之的震撼與戰慄!一種 深層的感觸在內心深處騷動,說不出來是泫然還是無力感。

我想起佛陀傳記中,佛出四門,目睹了人的生命過程中,無可逃離的生老病死......。恆河,似乎把生老病死活脫脫地俱現於眼前啊!

腦海中突然回想起那幅壁畫,皺著眉頭的佛陀,他一天之內看到了生命的四個過程,而那天晚上酒酣歡愉之後,他,到底看見了甚麼?深思著甚麼?◇

——節錄自《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