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是軒轅黃帝的史官,《書斷》曰:「古文者,黃帝使倉頡所造也。頡首有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採乎眾美,合而為字。」是說倉頡的頭上有四隻眼睛,可以看見神明。倉頡抬頭可以看到奎星圜曲的形狀,低頭可以觀察龜殼的紋理及飛禽走獸的足跡。倉頡廣泛地蒐集世間眾多美麗的圖象,綜合而成文字,被後人稱作「上古文字」。
《帝王世紀》曰:「黃帝使倉頡取象鳥跡,始作文字之篆,史官之作,蓋自此始。記其言行,冊而藏之,名曰書契。」從中華民族創造文字之初,記述歷史就成了歷代最重要的工作,所謂:「天啟神授史詩直筆撰寫信史。」記載歷史是文字的第一個功用。自漢代,「隔代修史」的傳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有著連續而準確信史的國家。
文字表象
《帝王世紀》曰:衛常,字巨山,轉黃門郎。常善草隸書,為《四體書勢》,曰:「昔在黃帝,創制造物。有沮誦、倉頡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蓋睹鳥跡以興思也。因而遂滋則為之字,有六義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聲,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長是也。」
沮誦也是黃帝的史官,奉命造字。《孫卿子》曰:「作書者眾,而倉頡獨傳,用心一也。」也就是說,黃帝時創制造物,以書文取代結繩記事,倉頡看到鳥雀所留下的印跡受到啟發,創造了漢字。
漢字共包括六類:一是指事字,像「上、下」這樣一目了然的標識性字體;二是象形字,像「日、月」這樣的表現物體形象的字體;三是形聲字,像「江、河」這樣摹擬事物聲音的字體;四是會意字,是合字表義、言傳意會的造字方法,如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五是轉注字,是部首相同,音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通可以互相訓釋的字。像「老」、「考」為同一部首。六是假借字,是用借字表音的造字方法。
中國文字的魅力正在於它的表象,更在於它的內涵,每個字都是有其深邃的通乎於天地宇宙的真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