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美國關稅也給中共經濟監管機構帶來新一輪挑戰。為應對中國經濟放緩,中共當局已經注入大量刺激措施,現在中共面臨一個更嚴峻的問題:要不要繼續加大刺激,通過新一輪發債保經濟增長,把風險留給未來?
《華爾街日報》5月11日報道說,中共領導人只能在短期增長和長期結構改革之間選擇,而保增長是優先事宜。在年初的一次發言中,北京當局重複了十幾次「穩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宣佈暫緩2,000億美元關稅,給了北京刺激經濟增長、恢復投資信心的時間。
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同比增長6.4%,同期的工業生產也有所好轉。經濟轉晴主要得益於當局增加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資支出,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並放鬆對影子銀行的打擊。
不過,這些「成績」的背後、中共刺激措施力度之大已令人咋舌。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經濟學家拉里·胡(Larry Hu)認為,中共政策制定者進入了「恐慌模式」,三個月向經濟注入2萬億元至3萬億元人民幣新增支出和信貸。在鐵公基(鐵路、公路和其他交通項目)的政府支出在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一半(47%)。
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未償還的信貸增長——包括銀行貸款和公司債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7%。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也指出,僅第一季度,地方政府就使用了四成年度新債發行配額,這讓地方政府在今年晚些時候的借款空間受限。
一些分析人士更擔心,中國的經濟刺激彈藥將受到現實的約束。在減稅政策生效後,個人所得稅稅收減少,已讓第一季度的稅收總收入增長大幅放緩。稅收收入減少、但支出增加,都在加快中央政府的赤字。
中共二會時設置的政府工作目標,政府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經濟學家表示,實際的赤字比例已經超出了這個目標。
此外,還有地方政府過度借貸的擔憂。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往往一放就亂,最後不得不讓中央政府買單。
在4月的中共高層的政治局會議後發出的聲明,意外再次提及長期去槓桿化。這是自去年以來,首次中共高層發聲、再提「去槓桿」。
同時,隨著信貸增長放緩,中國大城市的地方政府4月也開始微調限制購買的住房政策。
新衝擊到來 中共或全年加大經濟刺激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文、準備對中國2,0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不久,中共央行馬上宣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增加商業銀行對私營企業的貸款。
大多數金融界和商界人士都認為,這是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寬鬆政策的暗示。
野村國際(Nomura International)分析師表示,貿易緊張局勢的突然升級和近期股市拋售可能都在說服北京採取進一步的寬鬆措施來穩定經濟增長。
而眼下最迫在眉睫的是解決物價上漲問題。因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國國內的生產者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出現上漲。
西蘭證券(Sealand Securities)經濟學家範磊表示,這可能會導致滯脹——經濟增長降溫、價格上漲。而中共央行副行長劉國強4月的一次簡報會上透露,豬肉價格上漲是官方關注的焦點。
大陸網民在大紀元網站留言說:「怎麼刺激,雖然官媒說食品價格漲了百分之十幾,但是我走之前去超市買菜價格普遍在4,5元每斤,之前是2,3元!老百姓對經濟不敏感,對菜價可敏感的很!菜一貴,立刻就不敢花錢了!
「你再刺激也不敢花錢呀!中國豬瘟肉價上漲,還有禁加拿大的豬肉,果然領導都不用自己買菜哦!你就再刺激刺激,看看內需拉的起來拉不起來!看量,不要看錢,錢變多了是漲價漲的!」#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