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將臨,距今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考古遺蹟中有豬首龍體型的玉雕,被稱為「玉豬龍」,顯示豬的尊貴,和今人對豬的看法相去懸殊。

戌年過了亥年來,豬年詠豬,感謝豬讓人享用美味、攝取生命的營養。現在的人看豬總是說牠不好的多,甚麼好吃懶作都賴到豬頭上,或許這是人類將豬當作家畜豢養的結果。事實上,距今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考古遺蹟中有豬首龍體型的玉雕,被稱為「玉豬龍」,顯示豬的尊貴,和今人對豬的看法相去懸殊。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5,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文化,在20世紀初,最早被發現於內蒙古赤峰的紅山因而得名,它是一個以農業為主伴隨畜牧型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分佈的地域,是在燕山以北的大凌河與老哈河上游。那裏宜農宜牧,農耕文明的發展伴隨著牧業的延續,獵豬和畜養豬已經成型。

半豬半龍玉豬龍

玉豬龍又名玉獸玦,豬首的形象顯目,雕琢精細,造型古樸渾厚,是至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最早的豬形的玉器雕刻,也有「華夏第一玉龍」的美稱。玉豬龍外型好像豬與龍雛型的合體,又是豬又是龍,表現豬在古人文化中的尊貴地位。古人看豬像是雲中尊,今人看豬卻是泥中賤畜,有雲泥之別呀。不過說實在的,現代人的生活中,大部份人不也離不開豬嗎?

史前貴豬文化

從考古挖掘發現,玉豬龍都是墓葬品,掛在墓主人的胸前,而且小墓出小件,大墓出大件,所以玉豬龍象徵主人的地位與權力,在當時豬代表的力量與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可能這些佩戴玉豬龍的墓主就是部落首領或是巫祝,而玉豬龍就是他們執行職務--溝通天人的重要禮器與法器。

在紅山文化的興隆溝遺址發現了用整頭豬陪葬以及大量的豬骨,顯示豬在當時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密切的關係,豬自然也成了文化中的重要象徵。興隆溝遺址地處大凌河支流上游左岸,位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溝村。

勇猛的玉豬龍玉雕

玉豬龍雕刻顯現豬的果敢、勇猛的精神。目前考古發現的玉豬龍玉雕的形制都很類似,通體捲曲成優雅的弧形,首尾相連或接近相連。豬首形象刻劃逼真,精神奕奕,吻部前伸上噘、圓鼻孔、立耳、圓目,眼圈、皺紋栩栩如生;豬身則是光滑簡潔,樸素無紋飾。玉豬龍玉雕的身首呈現截然的對比,強烈凸顯了主題重點。

玉豬龍精湛的雕工技藝以及審美觀,展現了五千年前古人的美學觀和創作功夫早已經遙遙領先今天的人。

太璞之雕高古之美

玉豬龍玉料採自紅山文化所在的遼寧岫巖軟玉,岫玉帶著清亮溫潤的黃綠油脂光澤,溫厚璞雅,流露古樸虔敬的氣息。玉豬龍紋飾相對簡樸,一般常見的是瓦溝紋(在玉面磨成凹弧形紋),或是真陽紋,多用「減地陽起」的淺浮雕方式表達。太璞之雕看來至簡至易的樣子,內藏超俗高古之美和運用鉈具削切、琢碾的成熟技法。

玉豬龍的頸背部有一光滑環孔,可以穿繩懸佩。從孔洞邊壁上可以發現螺旋打磨的痕跡,透露古樸自然的韻味和經年累月打磨的力道。從古文物中往往可以發現,古人可能用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切磋一件玉器,在玉雕上的一絲一痕都載著虔敬與專注的毅力。這古樸的虔誠專注正是現代電動工具快鑽下所喪失的高古玉器之美。

亥年說豬小語

在豬年到來時,品玩一下玉豬龍這件史前古物,欣賞古人太璞高古的玉雕之美,諦聽它再次娓娓道來,豬曾經承載而往往被人遺忘的文化。古人的精神境界掌握了技藝的水準,一顆虔誠的心、專注的奉獻則昇華了創作的境界。是否,聽到它的聲音:有甚麼能夠比與神的溝通、對神的敬仰更殊勝呢?

唐代韓愈曾作〈勸學詩〉勉勵兒子,用了「一龍一豬」作比方,曉喻人生學習的重要。他以兩個同儕孩童作譬喻,從小時候起一個精於學、一個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三十歲後一賢、一不材,有如龍與豬相去懸殊:「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符讀書城南〉;符是韓愈的兒子)由此看來,在一千多年韓愈的那時代,人們已經普遍把豬當作懶惰不成材的象徵。有趣的是,再往前回溯,史前的「玉豬龍」玉雕有著豬龍一體的形象,展現了完全不同的觀念。

豬曾經在史前人類生活中具有尊貴的地位,後來卻被貶為不成材了。幾千年間人類的觀念演變著,前後對照可說相差遠矣,這不也是在不知不覺間形成的?中華文化的傳統非常重視正本、慎始,以免偏離正統、正道而誤入歧途。在這一元復始的新年之際,看玉豬龍玉雕,還原文化的本色,也別有一番滋味。

看了「玉豬龍」,是否也破解了你對豬以偏概全的觀念呢?◇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