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本草綱目》/ 李時珍

茶苦而寒涼,屬於陰性的東西,可以降火,而火是百病之源,如果火降下去了,火降了,頭腦就清醒了。

《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

茶能止渴,能使人不想睡覺。

「茶聖」陸羽(字鴻漸,公元733~804年)著《茶經》,專門講述茶葉的功效,並介紹煮茶、焙茶的方法。

《茶經》:「茶者,南方之嘉木。」

茶,本是南方的嘉木,南方人很喜歡喝茶;北方本不產茶,所以北方人本來沒有喝茶的習慣,但後來發生了變化。

大唐時期,禪宗發展鼎盛。禪門和茶結下不解之緣。

據唐代《封氏聞見記》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泰山靈巖寺有一位降魔法師,大興禪學。因為學禪時,要能做到身正、心正、不睡覺,而且不夕食,都是憑仗著飲茶解睏。因此,僧人都各自攜帶茶葉,無論走到甚麼地方,都要煮茶喝。

從此轉相仿效,喝茶的風氣由此興起,從泰山寺院漸漸傳向京城一帶。城市裏也開起了茶鋪,不論是僧是俗,人人投錢取飲。

以茶葉買賣為樞紐,漸漸聯繫起四通八達的商業交易圈。商人從江淮一帶裝茶,運往山東、河北、京城各地,甚至遠至西域塞外之邦都有聞茶香而來市的。

當時,回鶻人入京朝見,驅乘著大批好馬,到了京城進行交易買賣,帶著茶葉回去。

陸羽又製造了二十四件飲茶的茶器,盛放在籃子裏。追求新鮮事物的人們,也開始像他一樣,收藏這樣的茶器。

後來,監察御史常伯熊(常魯)根據陸羽的《茶經》,做了大量修定補充,講究的茶道文化,成為王公貴族新的生活方式之一。

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 年),常伯熊作為入蕃使判官,奉詔進入吐蕃商議結盟之事。一天,常伯熊在帳篷裏煮茶。吐蕃贊普問他在煮甚麼,他說:「滌煩療渴,所謂茶也。」(《唐國史補.卷下》)

因此緣故,茶也稱為「滌煩」,洗滌心中煩躁的意思。

施肩吾(公元780~861年)有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由此可知,常伯熊自創的茶名,流傳很廣。

唐末品茶名士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說:「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從表面看由茶禮、茶規、茶法、茶技、茶藝、茶心六事組成,稱為「茶道六事」。通過茶道六事理解茶道精神。

茶道修習表面是「技」,但其重點是在「心」。要修習茶心,須從習茶技開始,此後才可談茶論道。◇
(參考資料:《封氏聞見記》卷六)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