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到底「事實」是甚麼?其實這是極其模糊且難以定義的問題。這就好像兩個人可能會對同樣一件事有截然不同的解釋,但他們都沒有錯。實際上,事實常難以定義的原因,是因為當我們詮釋世界時,往往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彈性。這不是說我們可以顛倒黑白是非,而是當我們詮釋發生在生活中的事情時,可以傾向用樂觀的角度看待,並藉以修正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我們不是常聽人家說,不要老是只看事情壞的一面,而要看好的一面嗎?這就是實際的樂觀主義。

這種觀念同樣也適用於學生。同樣面對老師的批評或同樣的分數,但兩個學生的解釋卻可能全然兩樣,這就是事實模糊難以定義的證明。有一個學生聽到老師批評他,可能會因此更確定了自己某個科目很沒天份,但另一個學生卻視老師的批評為了解自己哪裏沒做好,以作為下次改進的重要訊息。這再次證明了實際存在的事情卻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完全端視你是從好的一面看,還是從壞的一面看。

在孩子的想法之中,實際的樂觀主義可分為三方面來看:

●孩子看待過去事情的態度。

●孩子看待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態度。

●孩子看待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的態度。

若要孩子在思想上建立實際的樂觀主義,他們必須以更正面的角度詮釋過去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與狀況。他們不能一直沉浸在過去的失敗或困難裏,而是應從中記取經驗,好讓自己下次更進步,並繼續往前邁進。

同時,這樣的經驗也將讓孩子產生學習彈性,當他們未來面臨失望與困難時,便能為實際的樂觀主義奠定更紮實的根基。我高一第一次寫報告的挫折,讓我了解到如何論證一個題目,並採取合理的角度答辯。而且從此我很快就知道該如何寫報告了。

學生如何看待目前的處境,將影響他們樂觀與否的程度。實際的樂觀主義,是無論在甚麼狀況下都是快樂的。如果他們想要進步的話,會先接受目前的情況,然後努力付諸行動,讓自己更有效地向前邁進。但學生常讓自己陷入某種自己不喜歡的處境或「空間」裏,他們陷溺其中,很快發現自己極不快樂,並對未來感到悲觀。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沉溺在壞成績裏,始終無法擺脫失望的情緒並往前看。我們應該教導他們如何從壞成績中記取重要經驗,把壞成績拋諸腦後,然後將焦點放在當下需要處理的事情上。將所有的不愉快拋到九霄雲外(但必須從中記取教訓),是讓當下過得更快樂的重要方法,也是建立實際的樂觀主義的重要步驟。

孩子用甚麼角度看待未來,是影響實際樂觀主義的最後一個因素。再也沒有甚麼比對未來懷抱著渺茫的希望、完全絕望,或是對未來感到悲觀,更令人感到無力的了。孩子對讀書或學校的願景也是如此。事實上,孩子經常任意表現出兩種會影響考試、作業與計劃的成績的特徵:付出的努力(他們究竟做了多少功課),以及因應的對策(他們用甚麼方法做功課)。

委婉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能掌控的因素上,鼓勵他們身體力行。這會讓他們更樂觀。

總之,只要孩子至少能一點點地以實際樂觀主義看待過去、現在及未來,就會對自己滿意許多。這將有助於他們更有自信,更樂觀地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產生良好的循環影響,進一步增強對自己的信心。而這個循環能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與學習彈性。

——摘自《激勵孩子快樂學習》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