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這是《三國誌》對魏武帝曹操的評價。作為「超世之傑」的曹操不僅是中華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上馬能殺敵,下馬能賦詩,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善弈圍棋的博學之士,其書法造詣十分深厚,有「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筆墨雄渾,雄逸絕倫」之大美。
不僅才兼文武,曹操還悉心蒐羅人才,使漢末因戰亂進入低谷的文學、詩歌、音樂、舞蹈等各個方面,在建安時期全面復甦、發展,並在魏晉時期走向繁榮,其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能歌善舞 音樂才華非等閒
《魏書》中說曹操:「……是以韌造大業,文武並施,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其中「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說的正是他傑出的文學和藝術才能,大意是他每次登高一定賦詩,而所作的新樂府詩,用樂器配上旋律,都成了美妙的樂章。
曹操的詩歌蒼涼深遠,吞吐天地,大氣雄渾且感情充沛,真摯感人,別開新境。譜上曲調後,亦是朗朗上口,因此傳唱的速度極快,文人、軍士、歌妓都十分喜歡。
古代的樂府詩是可以吟、可以唱的。如果說以往的樂府詩大多是採集於民間,那麼從曹操開始,則是有意識的大量創作,以此來表達心志,傳遞對現實的描摹。
曹操不僅能創作,還能歌善舞。《宋書•樂志》上說:「有但歌四曲,亦出自漢世,無弦節作伎,最先一人唱,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但歌」相當於今天的「清唱」,也就是說,曹操喜歡一人領唱,三人和唱的方式;史載,他亦喜歡一人吹管,一人彈弦,一人打節拍,同時主唱的演唱方式。
公元205年,曹操率軍在南皮攻打袁紹之子袁譚。戰爭取得勝利後,曹操高興之餘,即興作軍樂《鼓吹曲》,還情不自禁在馬上起舞。
公元207年,曹操在戰勝烏桓手下一部時,在馬上跳起了「馬抃舞」,「抃」是鼓掌的意思。「馬抃舞」也許是一種舞蹈的名字,也許只是指在馬上舞蹈,但其傳遞的是非常快樂的心情。
對於曹操的音樂才華,世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西晉文學家張華在其《博物誌》中稱,「桓譚、蔡邕善音樂……太祖皆與埒能」。桓譚、蔡邕是東漢末年非常有名的音樂家,桓譚「好音律,善鼓琴」,蔡邕「妙操音律,善鼓琴」,曹操能與此二人相提並論,亦絕非等閒之輩。
有這樣一個故事可以佐證曹操的音樂造詣。據《晉書志第六‧律曆上》,曹操任命「絲竹八音,無所不能」的音樂奇才杜夔做雅樂郎中。當時有一個鑄鐘(註:「鐘」也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工人柴玉,心靈手巧,所鑄之鐘多為達官貴人所喜愛。
一次,杜夔令他鑄鐘,但完成後覺得他鑄的鐘「聲均清濁多不如法」,多次令他重鑄,柴玉反說杜夔是任意而行,拒不照辦。誰都不願讓步的他們都到曹操那兒告狀,曹操經過反覆試聽,確定是柴玉妄作,就打發他去餵馬去了。
蒐羅人才 復先代古樂
曹操喜愛音樂,更重視音樂人才的蒐羅,並為他們提供平台創製雅樂,演奏音律。像阮瑀、禰衡、杜夔等均受到曹操禮遇。
《晉書•樂志上》說,「漢自東京大亂,絕無金石之樂,樂章亡缺,不可復知」。到了魏武帝曹操時,得到了漢朝的雅樂郎河南杜夔,能識古樂的製作方法,於是任命他做「軍謀祭酒」(註:官名),「使創定雅樂」。當時還有「散騎侍郎鄧靜、尹商善訓雅樂,歌師尹胡能歌宗廟郊祀之曲,舞師馮肅、服養曉知先代諸舞」,這些音樂人才都由杜夔總領,杜夔對於因長期戰亂而散失的古樂的發掘整理有一定的貢獻。
此外,曹植在《鞞(bǐng)舞歌序》中說:「漢靈帝西園鼓吹有李堅者,能《鞞舞》,遭亂西隨段煨。先帝聞其舊伎,召之。堅既中廢,兼古曲多謬誤,異代之文,未必相襲,故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無疑,沒有曹操的慧眼,李堅是沒有機會改作新歌的。
特別能體現曹操對人才的渴求的還需提及兩件事,一件是他四次派人去阮家求阮瑀出仕,一件是贖蔡文姬歸漢。
◎智求阮瑀
阮瑀是蔡邕的學生,他在後者的教導下,鑽研經典,學習書法及音律,各方面均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因此被蔡邕稱為「奇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阮瑀看透世事,遂隱居山中。曹操三次派人去阮家求阮瑀入朝做官,共創大業,但三次被拒絕。求賢若渴的曹操第四次派人來請阮瑀,並放火燒山,逼迫阮瑀下山。阮瑀無處可藏,只得來見曹操。
當時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場面宏大,客人眾多,自然也有樂隊演奏。曹操於是讓阮瑀到樂隊中,彈琴助興。感念曹操求賢之心,阮瑀欣然答應。阮瑀於是撫琴彈奏。因他琴技嫻熟,精通音律,琴聲變化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悠揚加沉雄,令賓客大為驚喜,掌聲不斷,歡聲不斷。
演奏間歇中,阮瑀站起來,大聲念道:「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士為知己死,女為悅者玩。恩義苟敷暢,他人焉能亂。」表達了自己追隨曹操之心。曹操甚為驚喜,隨即任命他為司空軍謀祭酒官,也就是曹操的機要秘書。
◎文姬歸漢
蔡文姬是蔡邕的女兒。史載,蔡邕是東漢末年的通才,通曉經史、天文、音律,擅長辭賦,鼓琴等。而曹操16歲時正是拜其為師,在經史、音律、辭賦、為人處世等方面深受教益,對蔡邕心懷感激。
蔡文姬在父親的熏陶下,自幼博學多才,善於言辭,精通音樂,可以說是「才氣英英」。父親去世後,蔡文姬隨著老百姓四處流亡。北方的匈奴趁亂南下,搶奪財物,擄掠百姓。蔡文姬因為年輕貌美,被匈奴兵擄走,並被迫嫁給了南匈奴的首領左賢王,還生下了兩個孩子。
蔡文姬在匈奴十二年後,曹操統一了北方,聽說文姬在匈奴,曹操便遣派使者前往南匈奴,以金璧贖文姬歸漢。文姬一方面因可以回歸故里而喜,但另一方面又因要離開丈夫及兒子而悲傷難過,於是創作了可以吟唱的《胡笳十八拍》,該古琴曲共十八章,流傳至今。
回歸漢地後,曹操將蔡文姬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董祀待文姬也非常好。喜愛書籍的曹操曾問蔡文姬,家中的藏書是否還保存時,文姬說其父生前藏書有四千多卷,但因為戰亂,已無一留存,但她還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大喜過望,便要派十個人到其家將所記的文章寫下來,文姬以男女授受不親予以拒絕,但表示自己可以默寫下來。後來,文姬果然將幾百篇文章都默寫下來,交給了曹操。曹操非常高興。
無疑,曹操將蔡文姬接回漢地,對保存漢文化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歷史上「文姬歸漢」一直為世人稱頌。
銅雀台傳揚音樂歌舞
曹操平定袁紹後,在鄴城(註:今河北臨漳縣西)建都,夜居時,見到城的東北角有奇光發出,命人查探,挖出了銅雀。在中國古代,銅雀極富祥瑞之氣,是堯舜的象徵。曹操對此感到很高興,就叫兒子曹植負責在漳河畔督建銅雀台,以紀念此事。
銅雀台,高十丈,分三台,有屋一百二十間,還有三間專門用來儲藏冰塊的冰窖。兩邊台一名金鳳,一名玉龍,相距六十步遠(相當於現在的八十米),中間各架飛橋相連,既獨立又可相呼應,合稱「鄴中三台」。銅雀台不僅規模宏大,工程也堪稱精細,殿中的樑柱皆用鉛丹混以胡桃油塗刷,「遇火不滲,淋雨即乾」,宮頂瓦礫則是用密度極高的澄泥燒製,「久儲水而不透」。由於三台奇高,鄴城風物盡為所觀。
銅雀台建成後,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命文官寫詩賦助興。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寫的《登台賦序》贏得滿堂叫好,而曹植的《銅雀台賦》更是成為傳世經典。
曹植的《銅雀台賦》描寫銅雀台「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站在上邊,可以「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並由此讚頌曹操「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王」。曹操聽後大為讚賞,為了勉勵他,封其為平原侯。
規模如此宏大的銅雀台又是做甚麼用的呢?當然成為了鄴下文人聚會、遊玩、賦詩、唱和、歌、舞、鼓樂、書法、繪畫、下棋等的中心。史料上說,台上各廳室不僅安置有筆墨紙硯,還有鼓樂聲伎等,而曹操也常在這裏上演歌舞「文戲」和「武戲」。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一個文化交流中心。
正是在曹操的大力提倡下,建安文士層出不窮,除了曹丕、曹植,還有王粲、劉楨、陳琳、徐幹、應瑒、阮瑀、楊修、路粹、邯鄲淳、吳質、丁儀、丁異、蔣濟、王像、潘勖、衛覬等百數人,可謂是人才濟濟。曹操則當仁不讓成為一代領袖。而因戰亂走入低谷的文學、詩歌、音樂、舞蹈等,得到了全面發展,並走向繁榮。
因而南朝王僧虔在《宋書•樂志》中說:「今之清商,實由銅雀。魏氏三祖,風流可懷。」
聽歌觀舞 癡愛音樂
曹操非常喜愛音樂,有時歌舞「以日達夕」,其癡迷到至死也不忘。據《三國誌》及裴松之等所作的註解記載:公元 220年1月,曹操從漢中回到洛陽,因連續作戰,鞍馬勞頓、心力交瘁,終不堪重負,一病不起;臨終前下《遺令》說:「……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於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帳,朝哺上脯耩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伎樂(指歌舞)。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遺令》中曹操念念不忘「聽歌、觀舞」。
雄逸絕倫之書法
在歷代書法大家中,曹操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張華在《博物誌》中稱:「漢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農張芝、芝弟昶並善草書,而太祖亞之。」南朝(梁)的書法評論家庾肩吾在其《書品》中,將曹操的書法列入中中之品。唐代書法家兼評論家張玉灌稱曹操的書法作品為「妙品」。世人謂其作品有「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璨」、「筆墨雄渾,雄逸絕倫」之大美。
史載,曹操時常與當時出名的書法家鐘繇、梁鵠、邯鄲淳、韋誕等人切磋書藝。他還把梁鵠的字掛在帳中,細細揣摩、欣賞;有時夜間睡不著,也起來慢慢品味、琢磨。大概正是因為對梁鵠的推崇,魏宮的牌匾都是梁鵠所寫。
晉代陸雲給陸機的信中說「曹公藏石墨數十萬斤」,由此可知,曹操對書法是何等的熱愛。不過,善書的曹操流傳於世的墨跡卻很少。清葉奕苞在《金石錄》中說,曹操在武昌「黃鶴樓」側曾寫有特大、凜凜有生氣、正書的「湧月台」三字。目前,留存於世的只有兩個字了,即曹操在征漢中時,寫在石門南褒河一塊大石上的「袞雪」二字,現已遷入漢中博物館內。從書法藝術上來評判,「袞」字一撇一捺頗有動態之感,「雪」字則有靜態質感。
建安餘音 幸有曹公
三國時期不僅演繹了何為「忠義」,更是個群星閃耀的時代,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諸葛孔明,風流倜儻的周公瑾,俠肝義膽的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仁德之君劉玄德……還有著「非常之人,超世之傑」曹孟德。且不說政治、軍事、文學上其對後世的影響,單從音樂領域,就可以得出無論是曹操自身還是對整個音樂界,曹操的音樂才華和音律貢獻都是相當凸出的。
一方面,因為曹操精通音律,是以可以去偽存真,求同存異,正確引導了後世音樂的發展;另一方面,他通過廣徵人才,將流失的古代雅樂逐漸恢復,同時鼓勵更多人加入到各方面的創作中,成為藝術發展的重要推手。今人有幸得聞建安餘音,得品建安風骨,當有此言:當年幸有曹公!◇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