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的日期已正式宣佈,十月十八日較預期早一點點。國內外的焦點主要是領導層的人事安排;郭文貴的「爆料」對中共領導層的形像做成頗大的損害。原先大部份國民對習近平的「打貪」頗有好評,畢竟一些大貪官受到懲罰在社會眼中是好事。

不過眾多的貪腐案件以及海外媒體就中共高層的報道,讓一般市民看到中共黨政高層的爭權、貪腐以及生活的糜爛。市民再難以對領導層有任何真正的尊敬和信任。整個權貴階層以至中產階級爭相把子女和財富移送西方國家反映了「中國夢」的真相。

王岐山是否留任政治局常委是第一個看點。如果王岐山留任,「七上八下」的年齡線就不再遵守,這樣其他超越年齡線的四個政治局常委又能否留任呢?一旦破壞了這樣的不成文規範,習近平又是否會爭取第三任呢?

習近平是否有意爭取第三任,自然與胡春華能否「入常」有關。孫政才落馬,周強表現欠佳,胡錦濤「隔代指定」的接班人就只剩下胡春華一人。如果胡春華不能順利「入常」,「隔代指定」的安排又再被打破,習近平大權獨攬的局面更加明顯。

成為「核心」之後,近期更宣揚「習近平思想」,個人崇拜之風漸長,集體領導的體制難以維持。與越南共產黨近年的一些開明改革相較,自天安門事件以後,中共根本沒有任何有意義的政改,有的只是行政層面的改革。

沒有政改,中共領導層的認受性只要來自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過去幾年,領導層尚算克制,不敢像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期間,大量以投資刺激經濟,導致「國進民退」。目前中國的負債水平已引起國際財經界的關注;地方政府與國企的負債水平顯著偏高,而民間投資意欲偏低。

十九大之前,一切以求穩為首要。十九大以後,經濟政策的走向是國內外重視的焦點。大型國企「混政」是其中一項主線,「混政」私營部門參與的資金何來?會不會又是權貴領導層又一次佔有國家資產的好機會?

自特朗普上台後,中國的國際環境添了變數。習近平大權獨攬,更重視強國形象,外交政策的彈性下降。對外不能示弱,領土糾紛容易升溫,難以取得協議式的解決方案。國防經費增加,加深了鄰近國家的疑慮。

現階段中國外交政策挑戰增加,取得突破的機會不高。中美互疑惡化,中日關係是中國外交的弱項,最近中印的邊界糾紛更破壞了彼此人民層面已經不多的好感。近年中國外交口號多,花費大,但成績欠缺。如果不能認真有效消弭目前的矛盾,前景不容樂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