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冬季來臨時,寒冷潮濕天氣很容易讓人出現過敏、氣喘、筋骨酸痛等現象。中醫生表示,根據門診中觀察,通常在天氣開始轉涼時,許多民眾會有身體不舒適的感覺,卻又不是急病求醫需要西醫立即介入改善病症,因此會選擇中醫,透過溫熱補法來調養身體,以改善症狀。
亞健康族群非實際生病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醫生黃敬仁說,近期在天氣轉涼後,在中醫門診有身體調理需求的民眾明顯增加約20%,雖然這些民眾總是有些身體不舒適的症狀,但又不像是生病,這種就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族群」。由於亞健康族群並非實際生病,只要透過中醫幫助,以針灸療法或藥膳調理的方式即可改善不舒服症狀,再搭配日常生活作息調整,則可回復到真正的健康狀態。
冬季常發生的症狀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部長張晉賢表示,冬季中醫門診最常見的就是過敏、氣喘、筋骨酸痛與關節疼痛。其中,筋骨酸痛的發生比例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常發生的族群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老年人,以及有關節舊傷或正在轉骨階段的年輕人。
關節舊傷的治療案例
張晉賢提出,曾經有一位45歲宋先生,幾年前因車禍造成膝蓋受傷,而這個舊傷反覆不癒,經常出現痠痛、腫痛,經由透過X光檢查也沒發現骨頭有甚麼問題,但是只要天氣一變冷,症狀就會加重,讓他無法久站與久蹲。直到後來因為膝蓋持續疼痛而嚴重影響工作,決定選擇中醫治療。經由中醫生的診斷,施以針灸治療,在進行幾次療程之後,不適症狀獲得明顯緩解。如今再遇到濕冷的天氣時,他的膝蓋「氣象台症狀」已不再出現。
針所不為 灸之所宜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醫生黃敬仁進一步補充說,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到:「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因此對於常見的筋骨關節問題,建議可透過雷射針灸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針灸的針法做不到的地方,可以採用灸來補強,而其中以艾草灸法最為常見。透過燃燒艾草的溫灸,是中醫在冬季最常使用的「補法」,不但能去除身體的寒氣,讓氣血通順,更能調理體質,改善關節酸痛,也能適時搭配藥膳食補,提升治療的效果。
勿信中藥治療偏方
黃敬仁提醒,由於艾草灸法屬於補法,在炎熱的夏天可能造成許多副作用,而在轉涼的天氣則可以考慮用此法調理身體。此外,現今民眾接受中醫治療的比例越來越高,年齡層的分佈也越來越廣,顯示中醫治療已成為民眾積極改善身體症狀的主要選擇,但是坊間有許多中藥治療偏方,例如:食用野生藥草或服用來路不明的藥膏,民眾若誤信偏方反而會造成症狀更加惡化,所以務必記住切勿採信。◇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