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功,僅僅有15%取決於技術知識,而剩下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及有效說話等軟實力。卓越的口才是引領你邁向贏家之路的關鍵利器。只有掌握了說話的技術,你離成功才更近,也才能更快、更直接抵達成功的彼岸。

綜觀檯面上頗有成就的領袖、企業家、電視名人,無不具備高超的說話藝術。他們憑藉出眾的口才在人際交往中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將自身的才能與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得體的談吐是獲得事業成功的祕密武器。

溝通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無論是和父母、朋友,還是和上司、同事,甚至是和陌生人!對很多人而言,溝通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但對某些人來說,人際交往則是一件令人頭痛的苦差事。

無論你是哪一種人,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在工作和學習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當溝通上出現障礙時,即使只有一方的努力也能確實改善關係。

本文將讓你輕鬆掌握與人談話、溝通的技巧,讓你一開口影響力就比以往大大超前!與他人溝通的時候,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來表達,不僅可以將你所要說明的資訊明確地傳達給對方,而且能夠讓對方印象深刻。

步驟 1 一開始就切入重點

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成功的保障。因此,說話不可再沉溺於那種冗長的語句當中,而應在結束適當的開場白之後,開門見山地說出重點。

現代人都很忙碌,人們已經不想再拐彎抹角地得到某種知識,而是習慣於迎面而來的各種訊息,希望聽到的話像媒體廣告一樣,透過簡潔有力的詞語傳達給人們,人們沒有耐性聽完你全部的話,再去猜測你究竟要講甚麼。

因此,只有在一開始,就告訴對方你要講甚麼,才能明確強調你想表達的意思。

步驟 2 告訴大家「為甚麼」

這個步驟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重點在於,如何說明、論證這個觀點,進而得到他人認同。

如果「是甚麼」是你的觀點,那麼「為甚麼」就是你必須進一步說明清楚的事。

步驟 3 說個生動的故事

單純用理論來說明容易讓人失去耐性,更好的辦法是運用實際的例子或體驗來解釋。下面這個例子就是為了說明「寒冬開車需要更加小心」這個主題:

「某個冬天的早上,我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在印第安那州沿著公路開車北上。當時車子在鏡片一樣的冰上緩慢行駛,我小心翼翼地握著方向盤,因為只要出一點小問題就可能使整部車子失去控制。我在冰上開了好幾個鐘頭之後,來到了一處較寬闊的馬路。這時候,路上的冰已經被太陽曬得慢慢開始融化。忽然,馬路的上坡處深入到一片林地裏。車子爬上坡之後,才發現下坡處被林地的樹木擋住了陽光,那裏的冰還沒有融化。我意識到危險,但想減速已來不及了。我和前面的兩輛車一起急速往下衝。我滑過路肩,停在了一處雪堤上,幸運的是,車子並沒有翻。但是緊跟著我們滑下來的車子從後方撞上來,我們的車門因此被撞壞了,車窗的碎玻璃也嘩啦啦灑落在我們身上。」

對別人解釋自己的觀點時,生動、合適的例子、故事,或是自身體驗,都是很好的媒介。當然,你所舉的必須是足以說明的例子。如果使用不合適的例子,反而會收到反效果。

步驟 4 自我否定 然後證明這是錯的

這個步驟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也許對方會反對你所說的話,並且提出幾條意見反駁。最好在對方提出反對意見之前,主動先想到他們可能會有的意見。接著你必須進行自我否定,然後進一步說明這個否定是錯誤的,經過這樣的辯證,對方才會覺得你的意見更值得採信。

經不起質疑的意見是不穩固的,同時很有可能是錯誤的!當然,這個步驟必須在準備說話之前就已經做好了。

步驟 5 記得提醒那些睡著的人

有句諷刺話這樣說:「在結束談話前,提醒一下那些睡著的人們該醒醒了。」當然我們結尾不一定真要這樣子說話,但如果真的有人分神或者打瞌睡,在結束前適度的強調,至少也可以發揮一定的提醒作用。

因為實際情況是,即使你說得非常精采,也可能會發生你的主要觀點已被對方拋在腦後的情況,可能因為對方的專注力與精神狀況不是很好,或者單單只因為你說話時間過長。所以,適當的重複能得到很好的溝通效果,對你和聽眾都有好處。

步驟 6 站在別人那邊 別人才會站在你這邊

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許多銷售人員在向顧客推銷產品時常說得天花亂墜,但最後還是沒能打動顧客的心。因為對顧客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你說的好處有多少,而是這些好處究竟跟自己是否有關係。如果對方無法從你口中的道理找到與自己的關聯,就算再怎麼有道理,對方也提不起任何興趣。因此有必要將你的道理與對方的關係做出連結,讓對方不僅同意你,更可能按照你的想法行動。

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你的觀點被他人接受,才算是真正達到溝通的目的。換位思考不僅是人際交往的必要步驟,而且直接影響你與人交往的廣度與深度。

表達力練習題

該如何清楚地向對方表達你的意思?總共有哪些步驟?(試著找朋友練習看看!)

在溝通時,如果對方表現出不耐煩或不專心,我們應該怎麼做?(想想你過去的例子,是不是說話時忽略了哪些事?)

該怎麼做,才能讓人更容易理解並接受你的想法?

摘自 《表達力練習題》 如何出版社 提供 ◇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