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從哪裏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腦神經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教授認為,人的思想不受大腦的限制,甚至不受身體的限制,其來源超出肉體的範圍。與此同時,美國醫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不良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疾病存在聯繫。

思想不受身體限制

這種觀點似乎不可思議。不過科技網站石英稱,雖然一般人認為大腦是肉體物質形式,思想僅是這個物質的功能,即腦中各種神經元的電活動綜合表現,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思想不能簡單地定義為大腦的功能。西格爾在著作《思想:人類的核心旅程》中解釋,思想不會侷限在顱骨內的結構。

西格爾的這種看法始於20多年前。當時他參加一個學術會議,40名不同研究領域的科學家討論如何理解人的思想。大家認為思想的關鍵因素是對個體或群體中能量和信息的自我組織過程。

這種解釋拗口,但很有新意。而且這種看法暗示的前提在於,思想可擴展到個體之外。也就是說,思想不只是人們對經驗的體察,而且是經驗本身。西格爾因此提出他的觀點,即人的思想不可能脫離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存在。

西格爾說:「我知道,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定義海岸線』,是水還是沙?我認為,海岸既是水又是沙。人不能把對海岸線理解為一方面,而不顧另一方面。我一直在想,也許思想像海岸線,是內在和外在過程的統一。對於人類學家或社會學家來說,精神生活表現出複雜的社會特徵。那麼人在客觀世界中的想法、感情、記憶、興趣,其實只是人思想的一方面而已。」

也有其他心理學家在研究瀕死現象時,也得到類似的結論。維也納大學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巴特雅尼博士認為,人在嚴重生理危機下所經歷的瀕死體驗是種思維活動,但不是大腦的功能。因為那時大腦沒有任何諸如電訊號等生理表現。

巴特雅尼還表示,迴光返照也說明思維是種極其複雜的現象。大腦功能解釋不了一些人,尤其是老年癡呆者在臨終前的思維正常,甚至超常的狀態。

精神壓力影響健康

思維能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哈佛大學醫學院首次通過研究證實,人長期處於心理壓力下,大腦中的杏仁核區域表現出更活躍狀態,影響免疫功能,進而造成心臟病。

美國之音引述負責該研究的心臟病學家阿姆德.塔瓦戈博士解釋,杏仁核對來自體外的危險反應最靈敏,在有心理壓力時,甚至在人休息時都比其它神經區域表現得更活躍。

塔瓦戈的團隊在5年期間觀察了近300名受試者的大腦活動成象圖,注意到其中有22名心臟病或中風患者的杏仁核活動特點表現出和疾病有關。這說明當杏仁核活動增強時,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塔瓦戈說:「杏仁核的活動非常強時,說明人很快就會得病;其活動為中等強度時,人會在稍晚一些得病;而那些沒得病的人,其杏仁核的活動程度相對來講總是很弱。所以,我們看到杏仁核的代謝活動程度和以後人是否得病存在一定的聯繫。」

杏仁核的活動非常強意味著人的心理壓力很大。其血液中的炎症物質水平也很高,而這些物質會造成血管壁發生炎症變化,最後導致心臟病。

雖然醫學界早已了解人的不良心理或精神狀態更容易造成心腦血管疾病,但一直不能確定心理與疾病健康的具體關係。這項研究首次找到證據,說明心理與健康之間存在的生物學聯繫。

塔瓦戈博士表示,無論使用藥物或改變生活狀態,只要減低心理壓力,可能就會減少得心臟病的風險。有關研究發表於近期出版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