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屬靈,達到那個境界才是真正的藝術,在我的藝術人生來講,要超越專業、達到靈的層面,才可稱其為藝術家。」——江啟明
融入宇宙……
自稱「獨行俠」的江啟明頗有「老頑童」的味道,執畫筆一生,由具像寫實到通靈畫骨,自稱自己哪怕一塊石,都可觀其表皮,知其紋理,畫出過去。講到威水史,他說,曾經在港大地質系搞一個展覽,結果,地質系教授看到他畫的一塊石頭,可以分辨出是上億年前的產物。
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他說:「我們具像畫家,除了要觀察力強(但也只是看到表面),還要具備洞察力(需要深入一層);這樣仍不夠,還需有洞悉力,要能看穿來龍去脈,再通過技術方面(畫工)表達出來,才能達到我的要求。」他透露自己的絕技:真正畫出物體的靈魂是需要同物像後面的靈性溝通,否則做不到。
他說作畫的過程中,當入到與物體後面的靈性溝通的層面時,是絕對不會給人看的,示範則另作別論。如何做到?他直言:「我晚年時的口號是,放下小我,融入大我。融入宇宙。」他認為,當人能放下自我,達到一定層次時,便能融入到宇宙空間,乃至超脫物質世界的表象而觀其本性,與物體的靈性相通。
藝術無價……
由1952年出道素描街景至1994年,他稱素描街景只佔其人生的一個部份。他自稱自己是地道的「香港仔」,是本港第一代土生土長的畫家,不同於其他別處來的前輩。因此,他形容自己同香港有一種分不開的情懷,亦因此,他對香港的建築物別有鍾情。
但他卻稱年輕時追求描繪的街景畫,並非藝術,只是「地理誌繪畫」,一種記錄一個地方的方式而已。1994年他放棄畫畫,開始追求他的藝術理念,進入他自己的藝術天地,進行深入研究。
他說最近出的一本《香港元氣》,集中描畫大自然,亦體現出他較強的理念。他認為,「整個物質世界只是一個數字的組合,數字的背後,是現在的科學家、醫學家都在利用這個數字去做事(複製產品以圖利)。」他認為,畫作不可複製,在藝術的領域,1+1=任何(甚麼都可以),但不能等於2。科學家利用電腦可以複製任何東西,但藝術創作不可複製。
書畫同功……
江啟明先生出道至今已有過千張畫作收藏於香港各大學及歷史博物館,不過,好可惜,當年亦有好多畫作在投稿給報館時,未被取用而被直接丟棄到垃圾桶當中。好在,那個年代用黑色鋼筆一氣呵成,無需修改,可見大師的功夫。
如何欣賞其工筆?江先生說,他的畫以單線為主。這也是中國畫的特色,相當於畫中國的工筆畫。西方人的處理方式則不同,西方用複線多,並注重以明暗為主。單線是中國畫的特色。「東方一條線,西方則可以很多條線。因為東方人會用丹田氣,所以線條入紙,不是浮面,中國人講力透紙背。」他解釋說,因為中國人有修煉的文化,講究氣血循環,太極陰陽等,因此,書畫同源,書畫同功,都與內力的運用及功夫分不開。
畫作郵票……
現年84歲的江啟明先生一生以鋼筆及鉛筆速寫、水彩、油彩、版畫等多媒介,描繪了不少香港街道、建築和交通工具。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更記載了香港的昔日舊貌。
今日(12月6日)香港郵政發行「香港館藏選粹」特別郵票系列第四輯,就是以「江啟明素描作品」為主題的畫作郵票,選用的是他於1980至1990年代的香港幾個地標式建築舊貌畫,其中包括廣東道、紅墈機場、觀塘地鐵站、香港仔巴士總站及銅鑼灣保良局前身等建築。同日亦將發行首日封及郵戳。
能在郵票上觀賞到江先生的畫作,亦算難得。而他則慨嘆,「身為一個畫家,如果自己開畫展,一定無人買。除非你有背景。」而在現行的運作方式下,他認為,「一定要有經理人,他有一套系統,有好的社會關係,有人幫你開畫展,有人幫你搞藝評……而我一生人獨行俠,一出道我就不會埋堆、不會入畫會、不會搞比賽……現在的人講利益,如果你是一個畫家,不入那個運作系統,會好吃虧,但我明知是吃虧,我鍾意啊!我鍾意有自我,而在這種制度下,尤其是香港這個地方不是很重視文化藝術的地方,獨行俠不餓死都偷笑啦。」
江老先生一生以教畫維生,但無論怎樣艱難,他都以終生的藝術追求堅持走過來了,因為對於他來說,藝術等於他的生命,而這份生命的源泉來自他生長的這塊土地——香港。亦如他所言,「我同香港的情懷是無辦法分的開的。」◇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