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七世紀法國首次出現時裝展(Fashion show)開始,衣服已不再只為保暖遮體之用,已經同時起著同美化和裝飾的作用。而當時代的車輪越轉越快,一切也都變快時,時裝亦出現fast fashion。面對服裝過剩,人們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就可以買一件時裝時,世人是否該如重新認識或找回那些年人們對時裝的理解?
三位香港知名女士:作家及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淑嫻,以中華傳統服飾設計為主調新裝如初(Classics Anew)創辦人及設計總監Janko Lam(林春菊),及剛剛推出新書《衣飾無憂》的作家方太初座談,分享各自對服裝和潮流的觀點。
當幾十元甚至一百元就可以買一件時裝時,人們是否可以隨時用完即棄,不再留戀?抑或一件衫背後有一個故事,而每一件衫亦都承載著時代的印記,和一些對過去人事物的美好回憶,而讓人不捨丟棄?
方太初直言:「如果人們想擁有一件流行的物品單純因為出於慾望,那麼留下不再流行的物品又是因為甚麼?」她在新書《衣飾無憂》中,透過時裝與時裝相關的故事觀察世界變化,以時尚符號、靈魂、風格與慾望講述時尚與時代的關係。她認為,時尚不止於時裝,更是時代的印記,關於生活、風習與格調的城市記憶。
方太初提倡,人們對時裝的理解應恢復與職業、階層及文化背景和身份等想符合的狀態。她強調皺褶的重要,透過皺褶看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和歷史記錄。或者可以理解,時裝沒了細節,等於沒了靈魂。
開班教學製衣的Janko則表示,感動於時下仍有人上堂學做衫,為了老公和兒子要親手縫製唐裝;亦有女兒為了一份對母親和婆婆當年縫衣的記憶回顧,而去學縫衣;而當有人收到親人一針一線縫製的衣服時說,哪怕穿爛件衫都不會丟棄……當時裝成為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傳遞,以及承載著故事和記憶時,或許服裝才有了更深的內涵和意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