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紐約、三藩市或費城這些美國大都市的旅遊者,常會到中國城小坐片刻,嘗嘗那裏的小吃或珍珠茶,這裏曾是昔日移民美國的華人安身立命或尋找鄉情的地方。而近20年來,隨著高收入、高學歷華人移民漸成主流,老式中國城正在衰落,郊外新興的「中國城」正成為一道新風景線。
據大西洋新聞網報道,隨著美國華人移民中高技能、高收入者越來越多,坐落在市中心的老中國城正在逐漸衰落。
據美國人口統計數據,近年許多中國移民來到美國後,直接選擇在土地寬廣、空氣優質的郊外購房安家,根本不在意中國城可能在語言和食品選擇上為自己帶來的些許便利。
許多新移民表示,更希望為自己的孩子找到當地的好學區,以及更喜歡郊外安靜及便利的環境。
不過,研究中國城歷史文化的華裔作家表示,傳統的中國城不僅僅是具有華人特點的景點,而是包含著細緻及重要的中華文化,它讓來到異國它鄉的華人有歸宿感,對華人移民的重要性不減當年。
追尋更高質素生活 新移民無意居住中國城
新移民也更傾向把自己視為美國白人鄰居中的一員,而不是典型的中國城內居民。安德魯.梁說:「這就是社會階層的不同。這些新移民大部份都來自說普通話的環境,他們視自己為更有學識的人。」
梁是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的法學副教授,從事社會法學和亞裔美國人的研究。
近期,梁和幾位來自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正在就紐約、費城和波士頓的中國城展開研究。他們發現,美東地區的中國城及周邊地區華裔居民數量正在大幅減少,其中一個原因是這裏的房價不斷高漲,使大部份藍領收入的華裔難以承受。
他們在研究中發現,1990年代時,紐約、費城和波士頓中國城附近的居民中亞裔人口佔45%到75%。20年後,這個比例降低至42%到46%。在這期間,費城和波士頓中國城周邊社區中的白人人口翻了一倍。
高收入移民遷走 傳統中國城居民日減
梁說,隨著高收入移民向郊外遷移及市中心房產成本升高,舊中國城「將只剩遊客光顧,居民越來越少。」
梁說,新興的「中國城」多位於城市郊外的商業區。費城附近的一個富裕鎮埃克斯頓(Exton)就是一個好例子,這裏的平均房價為34萬美元,鎮上有5、6家中國餐館及小商品店,散落在沃爾瑪和「玩具反斗城」這樣的大商場之間。2000年,埃克斯頓的亞裔人口只有6%,目前已經增至20%。這些人口中的許多印度裔和華裔新移民大多在周邊大型金融公司或製藥公司工作。
郊區寧靜、擁有好學區 吸引華人新移民
雪莉.王(Cheryl Wang)在一家美國大銀行做風險分析師,她和先生及兩個孩子居住在埃克斯頓。42歲的王女士具有許多中國新移民的特徵,她擁有信息科技和工商管理雙碩士學位,講普通話,大部份時間都在費城郊外度過。
王女士說,自己更喜歡郊外的寧靜,同時這裏有好學區,送孩子去好學校讀書是順理成章的事,不像在國內要託關係走門路,破費周折。
如今移民美國的華人很多來自台灣、中國北方地區,這些地域的人講國語比講粵語更普遍。同時,他們也比往日的移民更富有,多數擁有專業學位,或者定居美國後就讀當地大學獲取高學歷。
華裔新移民改變美國商業模式
同時,中國富有移民增加也為美國當地的商業模式帶來改變。
費城中文報紙《海華都市報》的老闆陶丹(Dan Tsao)說,目前報紙廣告商很多來自當地美國車行和高端商家,他們希望藉此吸引到富有的中國買家。之前,他們的廣告客戶大多數來自當地中國小商家,如雜貨鋪或餐館。
隨著高學歷、高收入華人移民的增多,當地的中文學校也已蔚然成風。費城郊外的中文學校就有十幾所之多。每星期日,陶都會把自己8歲的兒子送到中文學校學習中文,和傳統舞蹈及繪畫。
該校校長游恆(Heng You)早在1998年就開辦了此校,希望兒子能學習中文。否則,她擔心孩子在電話中將無法與外婆用中文通話。
游恆住在費城郊區的阿賓頓(Abington)。她說,這裏的華人孩子學習中文的需求很大,因為不同於住在中國城,郊外居住的華裔孩子接觸中文的機會更少。
承載華裔歷史文化 傳統中國城仍重要
儘管近年中國城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仍在華人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紐約時報鏡片網誌》報道,華裔作家迪恩.王在其新書《看見光明:中國城40年》(Seeing the Light: Four Decades in Chinatown)中,以精美的圖文細緻地紀錄了美國西雅圖、三藩市、紐約及加拿大溫哥華等地中國城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將主流媒體忽略的華裔移民故事完整地呈現給讀者。
該書說明了中國城不僅僅是充斥舞龍、中國餐館與廉價商品店舖的旅遊景點,而是包含著細緻及重要的中華文化。透過王先生的鏡頭,讀者可以看到中國城不是為遊客而存在,而是華裔文化與歷史的庇護所。
《看見光明》的整體效果說明了中國城的文化獨特性和社會重要性,無論是過去與現在,讀者看到了中國城的演變。19世紀中期,由於中國大陸遭受天災,為了找尋機會,勇敢的中國人離鄉背井,來到據稱滿是黃金的美國西部,加入淘金熱潮。
隨後,當美國經濟開始衰落時,加利福尼亞州的白人視中國勞工為威脅,排華法案應運而生,迫使華裔自我隔離,在三藩市建立了避難所式的社區,形成中國城。在這裏,華裔透過親族力量及慈善機構的支持,成為自我保護的少數族群。
直到20世紀中期,華裔才開始進入美國主流,許多大城市的中國城逐漸繁榮起來。但近年來,中產階級進入中國城改變了其幾十年來曾是華裔文化避風港的面貌,許多華裔負擔不起居住費用。例如,哥倫比亞特區的中國城巔峰時期曾有3千華裔居民,如今僅剩1/10。
「讓我在美國找到歸宿」
華裔作家崔崇堯(Bonnie Tsui)女士在其著作《美國華埠:五個社區中人的歷史》(American Chinatown: A People's History of Five Neighborhoods)一書中說:「對我來說,中國城就像是指南針,讓我在美國找到歸屬,身為華裔我並不感到輕鬆,年幼時,知道在城市裏有個地方,在那裏所有人都長得與我相像,這讓我覺得安慰。」
崔女士認為《看見光明》可以讓讀者看到中國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她說:「當我離開中國城時……深刻地了解到它的重要性,經過半世紀的華人移民史,中國城仍是新移民來到美國的第一個落腳點,也是在美國出生的華裔了解華人傳統的第一步。這裏的華裔居民,每個人的故事都是敘事史詩,讀著它們,我們了解中國城對他們的意義。回顧過去,我們也能感受到中國城跨越藩籬的未來。」◇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