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脫口而出的A事件,讓朋友以為是指她屢次忘記而懊惱的B事件,只見朋友當場面有難色地手足無措。
見狀,很快地,我察覺到自己的魯莽、輕率,以致她會錯意。所幸,在解說、道歉過後,誤會獲得冰釋、化解了雙方的尷尬。
透過這件事發現:誤會常常是因為衝動、沒耐心、不理性,導致言詞表達不足、溝通不良。再繼續深究,找到了「自以為是」的這個偏見。一廂情願地認定對方應該知道所有的情況,因此,在這個前提之下,理所當然地恣意行事。
有一則趣談: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的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滿口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叫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故事引人發噱,雖然無傷大雅,但是也提醒我們:遇事要沉著冷靜、多加思考,不要兀自揣測別人的心意,那可能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在事態未明之前,先穩住情緒,耐心觀察以免節外生枝,別忘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在誤會中,當事者都不好受,所以,要盡量避免造成誤會,那麼,謹言、慎行、反省與改進,至關重要。有誤會時,須面對、認錯、解釋和道歉,以彌補嫌隙。然而,對於一時無法釐清的誤會,也勿急切、躁進,交給時間來說明,總會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或者,陰錯陽差、徒勞無功,最終只能求得無愧於心。
另外,身陷誤會中的雙方,通常都是無心之過。能以開闊的心胸來看待,除了正視問題之外,更要以慈悲的態度,來相互包容與諒解。並且多學習溝通技能,運用智慧和幽默的方式來化解,如此,就足以將危機變為轉機!
朋友與我的這個誤會,經由坦誠地溝通、衷心地賠禮之後而圓滿落幕,我們也都在其中得到啟發;而且,不同的體悟,有不同的收穫。◇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