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4歲的那一年,小學快要畢業,《公民》教師宋仰憲先生說:「我們中華民國要舉行全國大選了。」宋先生還說:「中華民國建國,需要有3個時期,即軍政時期、訓政時期和憲政時期。現在馬上要進行大選,說明訓政時期快要結束,以黨治國的國民黨要還政於民,從此以後要有國民選出來的總統來治理國家了。」
但老百姓是不能直接選舉總統的,只能選舉國民大會代表(簡稱國大代表),再由代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
餘姚縣只能選一個代表,卻有2個候選人。第一個是倪永強,這個人在家鄉小鎮周巷,幾乎是家喻戶曉,主要是他抗戰勝利之後,擔任過3、4個月的餘姚縣長,卸任以後就一直擔任縣黨部的書記長。挑戰書記長的是一個女人,名叫呂曉棠,是第一夫人宋美齡留學時要好的同學。
我們小學生年紀小,沒有選舉權,但每個大人都有一張選票。我老爸是倪永強的啟蒙老師,所以把家裏人的選票都給了這個學生。其實極大多數周巷人都選倪永強,因為本地人總是幫本地人的嘛!
呂曉棠是四門人,所以四門人多數都選她。至於周巷和四門以外的鄉鎮,因為倪永強當過餘姚縣長,知名度要比這位姓呂的女同胞大得多,結果是倪永強取得了勝利。
我們餘姚縣的選舉是比較平靜的,沒有發生甚麼異常事端。可是在報紙上看到,上海的選舉非常不平靜,有許多光怪陸離的舞弊行為發生。有一則新聞記憶猶新:新聞的標題是「陽春麵買選票!」說是有一位候選人用陽春麵拉票:凡是選舉他的人,都可以吃一碗陽春麵作為謝禮。大概是當時的貧困人群很多,平日吃不飽飯,一張選票能換一碗陽春麵,也是好事一樁。反正選誰都一樣,換一碗陽春麵吃吃,何樂而不為呢?
大概是37年4月19日,國民大會進行投票選舉。蔣介石得2,430票,居正只有269票,當然是蔣介石當選。總統選舉非常順利,可是當選舉副總統時,卻是風波迭起。
競選副總統的有6個候選人,他們是李宗仁、孫科、程潛、于右任、莫德惠和徐傅霖。
4月23日,國民代表第一輪投票的結果是:李宗仁754票;孫科559票;程潛得522票;于右任400多票;莫德惠、徐傅霖各得200餘票。李宗仁的票數雖然雄居榜首,但沒有超過半數。
24日淘汰了得票少的後面3位,進行第二輪投票,結果李宗仁1,163票,孫科945票,程潛616票。
28日,進行第三輪投票。李宗仁1,156票,孫科1,040票,程潛515票。李宗仁仍未過半數。
29日進行第四輪投票,這是最後一次決戰,淘汰了程潛,只有2個人角逐,從理論來說,這次得票多的人,肯定要超過半數。結果李宗仁以1,438票取得最後勝利。
於是蔣和李就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的第一屆民選的總統和副總統。◇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